ASIC芯片 计算板卡 整机设备 软件系统 破译服务
决定密码安全等级的关键是什么?(节选自网络,侵删)
2019-01-07 17:54:1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行业动态 ]

        通常我们会认为将账号密码设置的越复杂越好,例如将一个长字符的单词打散后在将其无规律的重新组合起来,并深信不疑的认为这样别人就很难猜到,然而这么做除了难为你自己以外,并不会对那些偷窥者造成‘掉血’式的杀伤力。但对于那些企图窃取别人隐私的人来说,他们大可不必靠脑力运用概率去猜密码,而是只需将“解密”这件事交给计算能力更强运算速度更快的计算机处理就行。

  另一方面,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,账号多了密码也随之增多,为了方便记忆,很多人都会为不同的账号设置相同或相似的密码,这些使用相似密码的账号,其安全隐患无疑是显而易见的。

下载.jpg

  那么问题来了,决定密码安全等级的关键是什么?

  答案是:密码长度。我们用信息学中的信息熵(对信息多少的量化称信息熵)作为评估密码强度的标准,其计算公式为H=L*log2N(L表示密码长度),至于当中N的取值我们还是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。

  根据公式可以知道,密码强度(H)与密码长度(L)和字符种类(N)两者有关。假设密码的长度单位是比特,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,如果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为每秒完成256次组合运算,破解8个字符组成的密码仅需4分16秒;若密码长度为16个字符,破解它需要149,745,258,842,898年。。。当然,我们只是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。实际上,只有95(26个小写字母+26个大写字母+10个数字+33个标点符号)个字符能用来当做传统的密码使用(生物识别另说)。

  介于以上种种,也有不少人将自己的密码设置的既复杂又长,然而在一次次的“设置-遗忘-设置”循环中,我们开始倾向性地选择那些常用信息作为自己的密码,例如姓名、生日、电话等等,这为暗处的黑客创造了肆意作恶的机会。有人曾专门研究人们设置密码时的偏好,发现大多数的人都喜欢用人名、地名、字典词汇、数字来设置自己的密码,还有少数人直接把用户名当做密码,然而不管哪种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一旦黑客掌握了这些“偏好”,只需边写一个密码字典,就能暴力破解这些账号的密码。

下载 (1).jpg

  如何设置一个靠谱的密码?一个好密码应当兼顾安全性与可用性。

  Bruce Schineier方法。找一个句子(可以是任何一句话),将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找出来,缩略为一个字母,然后通过独特的方式组合成为一段密码,最后一句话生成一个密码。

  Electrum钱包法。知晓比特币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钱包的“密码”地址是怎样形成的。Electrum是一个比特币钱包服务,能够为用户的比特币钱包地址,通过哈希机制转换为一个12个单词组成的助记码。

  PAO法。其实,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建议使用的一种名为‘人-动作-物品’(即Person-Action-Object,PAO)的密码助记方法,来创建和记忆高安全性的密码。大致方法就是,找一个有趣的地方的一张照片、找一个你熟悉的人或名人的照片、想象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做的一件事,例如傻脸娜在家做饭(selena gomez cook at home),形成sgcoho这样一个随机的6位密码,当然你可以创建不同长度的密码。